首页 >> 史上最强修真 >> 史上最强修真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放开那个女巫 直播当皇帝 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 白骨大圣 万千之心 将夜 龙血战神 英国巫师界的万界店主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诡秘:秩序阴影 
史上最强修真 程志 -  史上最强修真全文阅读 -  史上最强修真txt下载 -  史上最强修真最新章节

第511章 正文_第515章 死何足惧(二)(2/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等马拉瓦率部赶紧战场时,解烦军早已不知去向,但是马拉瓦则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,作为一个阿克绍希尼的将军,他可不是弗罗兹那样是依靠裙带关系上来的,他是依靠军功,一步一个血印走上来的,马拉瓦经历的血战不少,惨烈的战事也少,可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惨烈的战场。

此时眼前哪有战场的影子,这简直就是修罗场。

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没有一具完整的尸首,他们死去的士卒,三万普利特那居然没有一具完整的尸首,全部都是人体的部件。地上汇成了血溪,一脚下去,三四厘里米的湿地上,放眼望去,都是粘稠的血液和碎肉。

就算马拉瓦这个久经战阵的沙场老将,他也忍不住胃里一阵翻腾。

虽然马拉瓦忍住了,可是周围的士卒和将领却没有他那么好的意志力,只听到一片呕吐的声音,许多来到战场上的士卒都吐得一塌糊涂。

有道是横的怕愣的,愣的怕不要命的,见识了解烦军的疯狂和嗜血好杀,让无数笈多士卒产生了莫名的恐惧。至今为止,短短十天,马拉瓦的阿克绍希尼损失了六个普利特那,按照常规战争,此时的马拉瓦阿克绍希尼已经残了。

现在笈多帝国那些士卒感觉有点不可思议,秦军这么厉害,是国王陛下所说的贪生怕死的小人吗?如果说解烦军怕死,不敢死打硬拼,那么世上勇敢的勇士在哪里呢?

虽然,解烦军的损失要远比笈多军要小,可是解烦军才有多少人啊,仅不足五万人马,现在十天战斗,他们也阵亡了七千多人,负伤的达到两万多,战斗力一时大减。

叶安在入夜后非常担心一直没有睡着,可惜他身边不远的冉闵却鼾声如雷。丝毫没有大仗前的紧张气氛。

就在叶安准备入睡,冉闵突然咕噜一起站起身子,对传令兵道:“通知各连准备战斗!”

叶安这时道:“我们这样像无头苍蝇一样闯进去也不是办法,我们也不知道迦里陀的具体位置。不如这样,我们派出一连,趁敌人不备,四处放火。然后观察哪里是敌人的中军位置再进行攻击!”

冉闵道:“不怎么样,我们只有一次机会,不能成功的话,我们的死就没有什么意义。”

叶安道:“你怎么办?”

冉闵道:“侦察排!”

这时,侦察排长来到冉闵身边。冉闵道:“你们侦察排摸进去,最好抓一个知道底细的舌头,审问出迦里陀在哪,然后派人通知我。”

侦察排长道:“保证完成任务。”

驻守在巴查兰缔的笈多军主要是以迦里陀奴隶组成的侍卫军,虽然名义上是一个普利特那,但是事实上比一个普利特那战斗人数更多,这些人以骑兵和步兵为主,战象和战车一个都没有。罗阇按照后世的军衔,应该是少将级别,他是纳伽人(贵霜人后裔)祖上在笈多帝国建立之时被俘虏为奴隶,但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,忠心辅佐迦里陀家族,在罗阇在这一代不仅摆脱了奴隶的身份,还成为一个将领。虽然他的这个将领无法和真正的贵族相比,可是比奴隶那要高贵多了。

罗阇在例行巡逻之后就早早睡下了,这个精力旺盛的蛮牛几乎快把他的情妇折腾得死去活来,此时他一点也不担心,必竟巴查兰缔周围有十几个普利特那,秦国军队绝对不敢进攻这里,虽然秦军的反扑相对猛烈,但是罗阇一点也不担心,笈多大军至今才被他们消灭六个普利特那,根据情报,秦军也损失大量的人员,几乎战斗力锐减了近半。可是他们还有二十五个普利特别,对于整个战局来讲,这样硬拼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他们笈多帝国。

而且这里周围的普利特那距离骑兵不过一半个时辰,秦军每消灭一个普利特那需要至少一天我的时间,再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近这里。

巴查兰缔的守军非常松懈,除了那样如例行公事的几十名巡逻哨,在午夜的时候,整个巴查兰缔都陷入一片黑暗。冉闵率部几乎没有费力就摸到巴查兰缔外围。解决掉巡逻兵以后,十一营的侦察排就化装成巡逻兵大模大样的进去巴查兰缔。

冉闵知道他们没有多少时间,可是由于满刺加太热,笈多军根本没有多少人住在帐篷里,他们大部分都是露营在外面,这样哪怕有一点动作都会惊醒他们。

冉闵只好等,可是他的时间并不多,满刺加的夜非常短,如果到了白天,他更没有机会动手。时间越久冉闵越急。不过,这个时候,冉闵顾不得了,他只好悄悄下令,占据有利位置,如果侦察排再找不到迦里陀的位置,只好打一下就走。反正不能空跑一趟。

喜欢史上最强修真请大家收藏:(m.wfxs.net)史上最强修真微风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蛊真人 恰似寒光遇骄阳 佣兵的战争 世界树的游戏 在生存游戏做锦鲤 佛本是道 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 仙子很凶 同桌凶猛 全职高手 龙城 怪物被杀就会死 我家老婆来自一千年前 大佬退休之后 奋斗在新明朝